2020年《王大珩光学奖》获奖人简介

发布时间:2021-04-23 阅读次数:28386

2020年第十届王大珩光学奖评审会于2021417日以网络视频形式成功召开,会议对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申请者申报材料进行审议和讨论,经过无记名投票评选出2020年第十届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获得者2名,会议对32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初评产生的34名学生光学奖候选人进行终评,选出学生光学奖获得者30名。获奖人的事迹简介如下:


1. 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获奖人简介(2名)


北京大学 朱瑞事迹简介

朱瑞长期从事新型光电转换材料及器件物理研究,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及物理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发展一系列创新调控方法,创造了反式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发展多种先进光学表征技术,阐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中的物理规律和调控机制;率先提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在临近空间飞行器应用的创新思路,将电池带入距地35千米的临近空间开展应用探索,填补了我国在该方向上的空白。近年来,在《科学》(Science)、《自然综述·材料》(Nature Reviews Materials)、《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系列、《中国科学》(SCIENCE CHINA)系列等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总他引逾8000次),其中12篇入选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高被引论文,2篇入选ESI热点论文,另有数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地区广受关注学术论文和《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年度优秀论文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中国光学学会饶毓泰基础光学二等奖和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等。

浙江大学 戴道锌教授事迹简介

戴道锌,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负责人,现为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育部光子学与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先进光子学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高性能高集成度硅基集成光子器件及应用研究,在多模硅光子学、片上偏振调控、硅+光子学(Silicon-plus Photonics)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NatureNature Comm.Proc. IEEELight Sci. Appl.Laser Photon. Rev.等期刊发表论文210余篇(特邀综述20篇),顶级会议美国OFC等重要国际会议作教程/主旨/特邀报告等90余次。论文被引用11500余次(Google Scholar),入选2015-2020年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成果入选美国光学学会《Optics Express》创刊20周年百篇高引论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先后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国光学学会光学科技一等奖等。任国际光通信与网络会议ICOCN 2019亚洲通信与光子学会议ACP 2021/2018等大会技术委员会主席/共主席,任《Optics Letters》、《IEEE PTL》、《Photonics Research》(2013-2019)等期刊Topical/Associate Editor等。


2. 学生光学奖获奖人简介(30名)

北京大学 李耀龙同学事迹简介

李耀龙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微纳光子学研究,取得比较突出的科研成果。读博期间,参与“飞秒-纳米时空分辨光学实验系统”重大项目。作为主要实验者之一,参与建设超高时空分辨光发射电子显微镜实验系统,并从微纳近场层面开展超高时空分辨研究,这也是光子学领域的前沿热点之一。利用超高时空分辨光发射电子显微镜,从近场微观角度揭示局域表面等离激元近场增强与退相干时间的内在关联,相关成果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 124, 163901 (2020));另外从空间、时间和能量维度全面揭示单层二硫化钨超快电子冷却和弛豫动力学过程,相关成果发表于《纳米快报》(Nano Lett. 20, 3747 (2020))。曾获北京大学“三好学生标兵”荣誉称号、北京大学国家奖学金、北京大学学术创新奖、第11LEEM/PEEM国际会议最佳海报奖、第七届“五校联盟博士生学术论坛”报告二等奖。


北京工业大学 杨立学同学事迹简介

杨立学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微腔光场调控技术研究。主要成果包括:提出一种基于全介电微腔的荧光增强新结构,实现了材料的宽光谱与低损耗发光增强,研发了超低激发阈值的钙钛矿荧光防伪应用及可穿戴柔性量子点定向发光器件,解决了当下白光及柔性器件的高效发光技术难题。至今,在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Optical Expres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AOM期刊上发表2篇封面文章,相关工作被Wiley官方公众号推送宣传。荣获ASAM国际学术会议Best Poster一等奖”、“第十五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优秀海报奖”、“第八届全国氧化锌大会优秀海报奖”、“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博士生创新奖学金”、“科技创新特等奖”等。

北京交通大学 胡拯豪同学个人简介

胡拯豪,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半透明有机光伏器件相关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 首次报道调控活性层中聚合物给体/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比例提高半透明有机光伏器件平均可见光透过率(AVT)”的策略;(2) 率先提出掺杂窄带隙材料提高半透明有机光伏器件光电转换效率(PCE)”的策略;(3) 基于宽带隙给体/窄带隙受体,协同调控给受体比例及第三组分的掺杂比例,半透明有机光伏器件PCE达到了13.02%AVT20.2%。中科院李永舫院士,欧洲科学院Jean-Luc Brédas院士,全球高被引科学家Yang Yang教授、Harald Ade教授等课题组正面报道了相关研究成果,评述其为器件工程领域的重要进展、新的策略、罕见的例子。目前,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其中6篇发表在影响因子大于10的期刊上;3篇论文被ESI高被引收录,1篇入选期刊热点论文。累计被引360余次。曾荣获北京交通大学“知行奖学金”、“三好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北京理工大学 周宏强同学事迹简介

周宏强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超颖表面、全息成像/显示和深度学习等方面相关研究,成果突出,在该领域已有一定显现度。创新性提出将轨道角动量作为入射光波前调制密钥,利用多偏振通道复用技术,实现了十二偏振通道和轨道角动量通道组合的加密全息显示技术。该技术提高信息复用容量和自由度以及加密的安全性,并设计了仿超分辨全息伪装功能的超颖表面。提出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的可调全息加密技术,能够实现整体的调制全息交替显示和振幅图像,更加快速高效且无串扰。提出一种同轴双焦超颖透镜,实现单次曝光全息图像的记录并用压缩感知算法进行高质量的重建,有望被应用在超分辨的生物医学三维成像领域。迄今为止,已在国际知名期刊/杂志:ACS NanoNanophotonicsOptics Express等发表科研论文6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篇。申请国家专利3项,授权2项。曾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特等奖学金”等荣誉。


电子科技大学 范志强事迹简介

范志强,主要从事微波光子学与集成微波光子技术研究。从基础理论、测试方法、新型结构及其应用等方面对光电振荡器进行了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首次实现基于硅基光子集成微盘的可调谐宇称-时间对称光电振荡器,为集成光电振荡器的演进提供了新思路。开创性地将宇称-时间对称原理引入光纤光子学系统,并首次实现单环路结构的宇称-时间对称光子学系统。迄今为止,已在Optics Letters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等光学工程领域重要期刊和IEEE MWPOFC等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进行国际会议大会口头报告两次,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4篇,1Optics Letters论文被选为Editors Pick。担任光学工程领域主要期刊(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Applied opticsIEEE Photonics Journal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等)审稿人。曾荣获IEEE Photonics Society Graduate Student Fellowship(全球每年十人)、微波光子学领域顶级会议IEEE MWP2019最佳学生论文奖(三篇之一)、四川省优秀毕业生、电子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光电杰出学生等荣誉。


复旦大学 郭志和同学事迹简介

郭志和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微光子学材料与器件的研究与制备,并将相关的器件结合到光生物传感、微腔激光器等方面的应用。他利用全封装型回音壁模式光学微泡谐振腔制备出具有超高灵敏度、长时间稳定性的传感器,实现对浓度低至4.1 fM生物小分子D-biotin的特异性检测。之后,他制备出具有新型结构的双曲面鼓形微盘激光器,利用聚合物的表面张力在微盘腔表面形成光滑的增益层,实现具有高品质因子和低激光阈值的传感器。利用这种新型微盘激光器可实现对生物分子人免疫球蛋白G的超高灵敏和大动态范围特异性检测,理论探测极限低至0.06 aM。在光学无标记生物分子特异性检测领域,相关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实现疾病标志物的快速、高灵敏检测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迄今为止,已在国际知名期刊/杂志:SmallACS photonicsOptics Express等发表科研论文12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篇。曾荣获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复旦大学“学业奖学金”、复旦大学“优秀学生”等荣誉。


国防科技大学 陈薏竹同学事迹简介

陈薏竹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功率高亮度拉曼光纤激光研究,成果突出,在该领域已有一定显现度。为实现单模拉曼光纤激光功率提升,全面分析输入光谱、时域特性对拉曼激光功率的影响,最高获得了43.1%的功率提升,为高功率拉曼放大器的优化设计提供重要参考。针对大模场光纤拉曼激光功率、亮度同时提升的问题,利用渐变折射率光纤率先实现2kW全光纤拉曼放大器,首次发现高功率运行时的模式动力学特性并进行全面测量分析,相关结果被美国光学学会(OSA)网站首页选为每周精选图片(“Image of the week”)。攻读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共12篇,其中SCI论文9篇,EI论文3篇;先后7次参加高水平国际会议,其中6次为口头报告,1次为海报张贴,并获得最佳海报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参与编写专著1部。曾荣获周明鸂奖学金,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优秀本科、硕士毕业生,多次被评为院级优秀学员。


哈尔滨工业大学 何应同学事迹简介

何应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石英增强光声光谱/石英增强光热光谱传感技术研究。至今,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等知名期刊发表论文16篇,引用500余次,H因子14。其中,2篇为“ESI高被引”论文,1篇入选Applied Physics Letters期刊年度Top download”文章。曾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公派研究生奖学金,第四届全国激光光谱技术学术论坛优秀报告奖,2021全国光学与光学工程博士生学术联赛东北赛区一等奖。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开展超高灵敏度石英增强光声光谱传感技术研究,实现了ppt (10-12)量级的检测极限;提出新型石英增强光热光谱传感技术,克服了传统石英光声光谱技术无法应用于高温、高腐蚀、氧化环境中的痕量气体检测难题,为发动机燃烧场、流场诊断与测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华东师范大学 娄彦博同学事迹简介

娄彦博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量子信息科学的实验研究。2020年,他开创性地采用全光学量子隐形传态协议实现了轨道角动量复用的决定性量子隐形传态,并首次在连续变量量子信息系统实现了同时多模式量子隐形传态。迄今为止,已在国际知名期刊/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otonics ResearchPhysical Review Applied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发表科研论文10篇。其中,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篇,包括两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一篇Nature Communications曾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华中科技大学 余帛阳同学事迹简介

余帛阳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光热能转换利用技术的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含共一)在国际知名期刊:ScienceNano EnergyResearch等发表相关论文3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主要研究成果包括:针对长期以来离子热电效应用于光热-电转换效率低的瓶颈问题,提出了热敏性结晶诱导浓差增强离子热电效应的新策略,并开发了一种具有良好热敏性的新晶体(K2[C(NH2)3]2Fe(CN)6·6H2O),实现了该领域最高相对卡诺循环效率(11.1%),展示了一种极具前景的光热能发电方式;针对光热能发电间歇性的难题,设计了一种兼具光热转换和辐射制冷功能的双模式离子热电器件,能够实现全天候的光热-电转换。


南京大学 张傲男同学事迹简介

张傲男同学,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研究,在光量子信息的资源、部件与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研究成果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在Phys. Rev. Lett.J. Phys. A: Math. Theor. 等期刊上,并受邀担任Optics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审稿人。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SPIE Optics and Photonics Education Scholarship、南京大学学生年度人物等荣誉。广泛参与国际交流,获美国光学学会Jean Bennett Memorial Scholarship、入选参加第69届德国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并获最佳海报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卿婷同学事迹简介

卿婷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基于微波光子技术的光矢量分析技术研究。她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非对称双边带调制的光矢量分析技术,打破了传统方法在测量分辨率和相位精确度上的限制,实现了超高分辨率的多维光谱响应测量。迄今为止,已在国际知名期刊/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等发表科研论文14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篇。曾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中获特别金奖,挑战杯全国一等奖,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IEEE MTT-S春季本科生/研究生奖学金、SPIE光学与光子学教育奖学金等。


南京理工大学 范瑶同学事迹简介

范瑶,南京理工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智能计算显微成像。主要研究成果包括首次推导了非对称照明各向同性定量相位成像的广义照明函数,并推导出实现最优传递函数的最优照明函数,使成像对比度、分辨率、鲁棒性提升至最优。进一步,结合照明复用的思想提出了单帧定量相位成像,实现了高分辨率、高鲁棒性、实时动态的生物细胞定量相位信息恢复。目前,在Photonics ResearchAPL Photonics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Scientific Reports和重要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22(SCI期刊论文11篇,EI中文核心论文2篇,会议文章9),包括10篇一作论文。参加OSA以及SPIE旗下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6次,口头报告3次,并获得icOPEN2019最佳口头报告奖和光学前沿在线2020最佳电子海报奖。相关技术申请专利4项,包括中国发明专利3项,国际专利1项。参与7项国家级、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学生身份获得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带领团队设计研发多套显微镜成像系统,曾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等。博士期间获得江苏省三好学生、国家奖学金、工信部创新创业一等奖学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CASC奖学金等奖项。


南开大学 夏士齐同学事迹简介

夏士齐同学,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陈志刚教授课题组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拓扑光子学方面的研究,读博期间成果突出。他在实验上开创性地使用逐点写入的方式构建波导结构,实验方法的创新促进了平带、拓扑光子晶格、非线性非厄米光学等相关领域的发展. 目前,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Physical Review Letters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上发表论文三篇,以共同一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文章一篇。参与的工作还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Optics LettersAPL PhotonicsSCI期刊总计12篇。曾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两次、“南开十杰”荣誉称号、天津市创新创业奖学金、南开大学首届唐立新奖学金、研究生一等公能奖学金、Nature Photonics颁发的最佳海报奖。


清华大学 王腾蛟同学事迹简介

王腾蛟同学,清华大学电子系博士研究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生,主要从事可见光通信物理层技术的研究,成果突出。他提出和发展了基于多维资源联合优化的可见光通信与照明控制方案,提出和发展了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可见光信号检测方案,提出和发展了新型可见光通信多址接入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在构建新一代室内外高速通信、物联网、智慧城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迄今为止,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知名期刊和会议: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Optics ExpressIEEE ICCIEEE GLOBECOM等发表SCIEI收录论文14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受邀担任IEEE GLOBECOM 2018光通信分会场主席。曾获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北京市“先锋杯”优秀团员、清华大学综合优秀奖学金、清华大学学业优秀奖学金、清华大学电子系“电子之星”等荣誉。


山东大学 逄驰同学事迹简介

逄驰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金属纳米颗粒的非线性光学及超快脉冲激光制备的研究,在该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荣誉。2018年,她开创性地提出采用离子技术制备埋层型金属纳米颗粒调控介电晶体的三阶非线性特性,从而构建可饱和吸收体应用于波导谐振腔中,首次实现基于Au:LiNbO3单片的1微米调Q锁模脉冲激光,其脉宽低至皮秒量级,重复频率高达GHz。基于该工作,她相继实现了利用温度、电荷转移、散射效应等进一步增强非线性,提升激光性能。迄今为止,已在国际知名期刊/杂志发表科研论文21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论文8篇,有三篇论文被SmallNanoscale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选为封面文章。曾荣获CSC国家公派留学基金委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山东大学一等学业奖学金、山东大学科汇奖学金、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等荣誉。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共5次,曾赴日本北九州参加第28MRS-J年会,展示个人科研成果。在全国光学工程和光电子学博士生论坛中,获得优秀论文奖等奖项。目前通过CSC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留学计划,在德国德累斯顿莱布尼茨固体与材料研究所进行为期一年的博士生联合培养。


山西大学 景明勇同学事迹简介

景明勇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于基于里德堡原子的精密测量研究。2020年,他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基于里德堡原子的微波电场超外差测量方法,将原子传感器的最小可测量电场提高了三个数量级,并实现了基于原子体系的微波电场频率和相位的测量。该系列研究成果入选了2020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以及2020年度教育部“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迄今为止已发表SCI论文14篇,其中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 Physics, Optics ExpressScientific Reports等国际知名期刊/杂志发表论文3篇。曾荣获山西大学优秀研究生、山西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其博士毕业论文被评为山西省优秀博士毕业论文。


海交通大学 朱兴龙同学事迹简介

朱兴龙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相对论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物理及其应用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模拟验证了一种利用两级不同密度的等离子体分别来实现高效加速和辐射的新物理方案,为解决产生光子能量达到GeV量级和辐射亮度拓展到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水平的超强伽马辐射源的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其次,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利用双束激光驱动尾波调制器方案有望产生高重频相对论单周期中红外脉冲,为解决当前光科学领域中难以实现中红外波段的高功率超短超强光脉冲的难题提供了可能;此外,基于超强拍瓦激光与近临界密度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提出了一种有望实现激光对撞机的全新物理方案,理论预测了高达数GeV能量的稠密正负电子对束流和强伽马射线脉冲的产生。目前,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SCI学术论文11篇,论文被引用290余次。曾获第十七届王大珩光学奖高校学生奖、亚太等离子体物理学会“30岁以下年轻科学家与学生奖”、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上海市优秀博士毕业生、英国物理学会(IOP)中国高被引用作者奖、高能量密度物理青年科学家论坛优秀口头报告奖、IFSA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生奖学金一等奖、2015-2017年度中国辐射物理领域“十大科技创新进展”(集体奖)等多项殊荣。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和大会邀请报告,例如2020年度亚太等离子体物理会议、第二十四届全国激光学术会议、第六届和第七届全国高能量密度物理青年科学家论坛等。


深圳大学 郭佳同学事迹简介

郭佳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低维材料的非线光学特性及其在光子器件中的应用,科研成果突出,以第一作者在Advanced MaterialsLaser & Photonics Review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16篇,其中ESI 高引用论文 篇,11篇位于中科院JCR一区,SCI总引用500多次。博士期间主持深圳大学创新发展基金项目1项。2020年,首次研究了石墨炔的非线性吸收特性及载流子动力学行为,为石墨炔在光子和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相关成果发表在Laser & Photonics Reviews。曾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深圳大学“腾讯创始人创新奖学金”等众多荣誉。


四川大学 吴周杰同学事迹简介

吴周杰同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张启灿教授,主要从事便携式三维测量和高速动态过程三维形貌及形变测量等方面的研究。发表SCI收录论文9篇(一区1篇,二区6篇),EI收录论文6篇。其中以一作身份发表5SCI论文,在光学TOP期刊Photonics Research上发表了该期刊首篇条纹投影领域文章,该工作首次同时解决了格雷码辅助测量方法级次跳变误差和编码效率低两大关键问题,成功实现了高噪声干扰下,复杂飞散动态场景的高速、高效、高鲁棒三维形貌重建;在Optics Express上发表2篇论文,均被选为期刊封面论文,其中一篇被出版社选入OSA Image of the Week进行科技亮点报道。另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其中授权2项。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做报告5次(其中一次为邀请报告),获国际学术会议icOPEN 2019最佳学生口头报告奖(第一名)、国际学术研讨会IFOSA 2020最佳报告(第一名)以及国家奖学金、唐立新奖学金、好未来“汇智未来”奖学金、华为奖学金等奖学金,被评为四川大学第十二届“十佳学术之星”。在2017年至2018年担任四川大学SPIE学生分会会长以及四川大学光学工程学生协会会长,协会被共青团评为2018年全国学生最具影响力百佳科技创造社团。


天津大学 李校博同学事迹简介

李校博同学,博士,主要从事偏振测量和光学成像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偏振测量方面,将统计方法和优化算法应用到光学问题,实现了多种偏振参量测量精度的提升。首次系统、完善的研究了基于偏振相机的全偏振参数测量优化问题,提出了可兼顾测量精度和成像分辨率的最优策略。偏振成像领域,有效解决了极低信噪比环境下高质量偏振成像的难题。针对散射环境下“看不清,看不远”的瓶颈问题,通过将计算机视觉和物理模型相结合,实现了水下超视距清晰成像。迄今为止,已在国际知名期刊/杂志:Optics Express

Optics LettersJournal of Quantitative Spectroscopy & Radiative Transfer等发表科研论文25篇。其中,第一作者/通信作者发表论文16篇,受邀中文综述一篇。曾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天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优秀毕业生等。


武汉大学 邓娟同学事迹简介

邓娟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光学超构表面材料研究,取得了众多原创性研究成果。至今,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知名期刊/杂志Nano LettersACS NanoOptics Express上发表SCI论文3篇(1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以共同第一作者(排名第二)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Optics Express上发表论文2篇。以主要作者身份在Physical Review AppliedOptics Express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等期刊上发表多篇合作论文。申请发明专利8项,已获批7项。曾荣获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一等奖”、武汉大学“优秀毕业生”等多种奖项。


西北工业大学 杜波波同学事迹简介

杜波波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光纤传感器和表面等离激元理论及应用研究,科研成果突出,特别是在等离激元型光纤探针的设计和应用上取得了系列原创性成果。迄今,已在Small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Photonics ResearchOptics Letters等国际、国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16, 1篇被选为“编辑推荐”, 2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0篇。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授权1项。曾荣获陕西省第十四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020)、陕西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展二等奖(2018)、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奖学金(2017)、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62017)、西北工业大学优秀学生共产党员(2017)等奖励或荣誉。博士期间,获资助主持西北工业大学博士论文创新基金重点项目1项。现为中国光学学会会员,并担任多个国际期刊的审稿人。


长春理工大 赵建行同学事迹简介

赵建行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微纳光学以及非线性光学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学术贡献包括首次将等离子体电磁诱导透明效应引入手性超材料中,并发现了光学手性破缺现象;首次提出了基于相变材料的温控四分之一波片和半波片动态切换器件等。曾参与多项科研项目的申请和研究工作。担任美国光学学会审稿人,评审了大量文章。后期主要从事非线性光学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硫系玻璃的光学非线性效应,并得到简易制备的硫系玻璃光克尔效应增强器件,旨在开发基于硫系玻璃的非线性光学器件。在学期间获评长春理工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和吉林省优秀硕士论文,并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新产业纳米光电子学及应用创新奖等奖项。


浙江大学 李传康同学事迹简介

李传康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点扫描光学超分辨显微成像研究及其生物学应用。基于荧光非线性竞争机制,利用无机纳米颗粒的抗漂白性,实现了长时程的成像。在纳米金刚石与金纳米颗粒上,分别实现了十二分之一波长与十三分之一波长的高分辨成像。且利用量子点的宽激发/窄发射谱特征,头一次实现了单激光光源点扫描双色超分辨成像。迄今为止,已在国际知名期刊:ACS NanoLaser & Photonics ReviewsACS Photonics等发表科研论文15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论文8篇(包括共同一作1)。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报告2次,撰写著作章节2章。在校期间曾多次获得优秀研究生、三好研究生称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郭钰同学事迹简介

郭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师从黄运锋研究员、柳必恒研究员研究基于光学系统的量子非局域性,量子通讯,量子因果律等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的实验研究。已在Science Advance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Science Bulletin, npj Quantum Information, Optica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2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五篇中科院一区论文。曾获得2018年和2020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参加过2017年新家坡量子资源学术会议、2018年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2019年亚洲量子信息科学会议等多次学术会议。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实现高保真度高亮度的偏振路径混合纠缠源;完成高维量子密集编码的量子通讯任务,打破两维信道容量上限;实现了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纠缠及量子导引的鉴定,并用于随机数扩展;开发了主动反馈系统搭建的光学干涉仪,实现了量子信道连接顺序相干叠加的量子通讯;观测到操作特异性量子记忆效应等。


中国科学院大学 周楚亮事迹简介

周楚亮,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强激光场下的阿秒超快物理研究,如阿秒电子动力学、等离子体高次谐波等,参与了国家重大基础设施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SULF建设,开展了强激光高次谐波的实验研究。代表性成果为首次实验实现了激光直接度量“阿秒电子动力学”,第一次同时揭示了相对论激光场下固体表面光电子的三种发射机制“真空加速“有质动力散射”、“阿秒条纹”等。迄今为止,已在国际期刊 Nature PhotonicsOptics Express等发表科研论文6篇。曾荣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奖学金,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第一届“光·未来”研究生学术论坛口头报告二等奖、2020年第六届高能量密度物理青年科学家论坛获“最佳海报奖”。


中国科学院大学 邢军同学事迹简介

邢军同学,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候选人,主要从事钙钛矿单晶中荧光性质的调控研究,研究成果在该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2018年,他首次使用飞秒激光在MAPbBr3单晶表面加工成型多种微/纳米结构,并实现了显着的荧光增强现象2020年,首次验证了MAPbBr3单晶中载流子寿命和迁移率对厚度的依赖性关系,并开创性地提出了三层载流子传输模型。2020年,通过电压调节策略实现了MAPbBr3单晶中光学和电学特性的灵活调节,并实现了首个可调多电阻值和弱离子迁移效应的MAPbBr3单晶忆阻器。迄今为止,已在国际知名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Materials Today PhysicsSmall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Solar RRLACS PhotonicsLab on a ChipPhotonics Research等发表科研论文13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篇。曾荣获“国家博士研究生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共产党员”、“黑龙江省三好学生”、“哈尔滨工程大学优秀毕业生”、“哈尔滨工程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优秀班干部”、“山东省三好学生”等多项荣誉称号。


中国科学院大学 谢鑫同学事迹简介

谢鑫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超构表面光学与器件研究。20206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就职于西北工业大学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篇,研究成果被中国激光、Materials view ChinaAdvanced Science News等国内外多家媒体报道。曾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大恒光学奖特别奖、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唐立新奖学金,以及北京市/四川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重庆大学 李雨佳同学事迹简介

李雨佳同学,博士,攻读学位期间主要从事可调谐光纤器件与光纤激光器的研究,提出可从快速光谱演化的角度揭示声光调谐的动力学特性;研制光控可调超窄线光纤激光器,实现了激光波长的精密光控调谐;提出并搭建了一种基于矢量模式偏振转换的声光可调光纤激光器,实现了激光的大范围、快速波长调谐。李雨佳的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Photonics Research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Physical Review AppliedOptics Express等国际权威期刊。目前,李雨佳以第一作者发表JCRQ1区论文6篇(含一篇共一)。在校期间,李雨佳同学两次获得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并曾经担任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光学博士党支部书记、兼职辅导员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