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王大珩光学奖》获奖人简介

发布时间:2013-04-13 阅读次数:14206

    中国光学学会《王大珩光学奖》基金理事会于2011年11月根据《王大珩光学奖》条例,在北京对收到的有关研究院所、高等院校所提交的12名“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申请者、20名“高校学生光学奖”申请者的申请材料进行了评审。评选出2名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获得者和15名高校学生光学奖获得者。获奖人的事迹简介如下:
 
1.中青年科技奖获奖人简介(2名)
 
DSCF0010.JPG南开大学  刘伟伟博士事迹简介
    刘伟伟博士是南开大学超快激光科学与应用研究领域优秀的青年学术带头人。他紧跟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民经济、国家安全中的重大需求,负责或参加国家载人航天工程项目、973项目、基金委面上和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资助。已在Physics Review Letters、Optics Letters、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SCI收录论文70篇,总引用次数1700多次,获邀在近20次国际学术会议作特邀报告或大会报告、担任分会主席。他创造性地提出“基于微纳结构新型材料的光谱检测技术在载人航天工程上应用”的科学技术方案,带领研究团队团结协作,攻克了诸多工程技术难题,按时将研制产品交付用户,装备于我国第一个空间站试验舱“天宫一号”。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刘伟伟博士一直工作于超快激光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超快激光成丝现象及其应用的研究:发展了基于时域光谱学和荧光光谱学的多项超短脉冲时空诊断实验新技术,解决了该领域久而未决的基础性实验问题;发现了椭圆偏振太赫兹波、空间模式自过滤、多次自聚焦、光丝与光学击穿竞争等实验新现象,被国际学者评价为在该领域做出了开创性工作;初步揭示了光强钳制、角辐射产生、背景能量池等基本成丝动力学过程的物理机制,为相关理论体系的确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李志远博士事迹简介
    李志远研究员多年来在基础光学领域从事光子晶体和表面等离子体光学的理论、计算、实验和应用研究。他兴趣广泛,基础扎实,思维活跃,理论和实验并重,先后在Chem. Soc. Rev.,Phys. Rev. Lett.,J. Am. Chem. Soc.,Adv. Mater.,Nano Lett.,Appl. Phys. Lett., Opt. Lett.,Opt. Express,Phys. Rev.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230多篇论文,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被SCI引用超过6500次。由于在纳米光子学研究方面取得的突出创新成果,他荣获2005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并担任《光学学报》常务编委和《科学通报》编委。
在光子晶体基础物理的理论研究方面,他提出了利用各向异性材料进行能带调控的新方法,提出了处理光子晶体中原子自发辐射和热辐射的全矢量理论方法,发现反蛋白石三维光子晶体带隙对无序和缺陷对的高度敏感性,发现自准直效应对光子晶体负折射透镜成像起关键作用。
他致力于发展高效的微纳光子学数值计算方法,提出了基于平面波展开的传递矩阵方法,发明了布洛赫本征模式散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光波在光子晶体表面、界面的本征模式传输问题。他发展了离散偶极子方法,自主编写了计算软件包,有效地解决了金属纳米颗粒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光学问题。
他致力于光子晶体集成器件的探索,设计并制作了光子晶体波导、滤波器、负折射和准直器件、高Q微腔、全光二极管、超快光开关、逻辑功能器件、单向传输器件、无壁垒共振腔等,为促进光子晶体在纳米光子集成和量子态调控上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等离子体光学领域,他对复杂结构金属纳米颗粒和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反常透射、局域场增强、光催化、等离子体共振增益放大、散射和传输调控等问题做了深入探索,研究结果有助于开发高灵敏度的生化传感和检测技术,以及高效的生物医学疾病诊断和治疗技术等。
 
 
2. 高校学生奖获奖人简介(10名)
 
说明: F:\115Box\找工作\证件照-新\一寸照片.jpg 北京大学  秦毅同学事迹简介
    秦毅同学,博士研究生,从事光自旋霍尔效应的研究,提出并观察到了面内光自旋分离,在理论和实验上均取得重要成果,成绩突出。以第一作者在Optics Letters发表论文1篇,在Optics Express发表论文2篇。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担任美国光学学会北京大学学生分会主席、北京光学学会北京大学学生分会副主席等职务。


 
 
 
清华大学 付星同学事迹简介
    付星同学,博士研究生,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高性能固体板条激光器的研究工作,在高能量高重频放大器、吸收截面温度特性、新型泵浦设计及光束质量对称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至今,以第一作者在Optics Express等重要学术期刊分别发表SCI论文9篇,其中一篇被IEEE Journal of Quantum Electronics期刊选为封面文章,获得1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以第二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

 


 
 
洪灵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洪灵菲同学事迹简介
    洪灵菲同学,博士研究生,开展微光机电技术研究工作,先后在微光学传感和光微流体方面取得了科研成果,成绩突出。至今,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光学、微流体类重要刊物发表或被录用学术论文11篇,其中SCI检索7篇,EI检索3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均已授权)。
 


 
 
 
Li_Jing1北京理工大学 李静同学事迹简介
    李静,女,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固体激光器和光纤放大器方面的研究工作,在2μm单频固体激光器和放大器等方面取得重要科研成果。曾获得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育苗基金、中国科学院奖学金和北京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等奖励。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SCI收录4篇,EI收录3篇,其中包括Optics Express、Applied Optics等国际知名期刊。

 
 
 
 
 
 
证件照片
    长春理工大学  于永吉同学事迹简介 
    于永吉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全固态激光及其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技术方向的研究,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特别针对高重频窄脉宽电光调Q技术、全固态和蓝激光技术、基于周期极化晶体的准相位匹配技术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在攻读硕士与博士学位期间,曾获吉林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吉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长春理工大学硕士一等奖学金,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及会议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SCI收录4篇,EI收录3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

 
 
02f复旦大学 李皓同学事迹简介
    李皓同学,博士研究生,从事新型光学谐振腔及激光器生物传感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在该方向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果。至今,在JACS,Appl. Phys. Lett. 等SCI 收录国际著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1篇,其中第一作者文章3篇,第二作者文章5篇,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报告,并获国家专利3项。




 
 
 
 
华中科技大学 丁运鸿同学事迹简介
    丁运鸿同学,博士研究生,从事光电子集成器件及其在全光信号处理中应用的研究工作。在基于硅基微环谐振器的全光信号处理方向上取得了突出科研成果。先后在Optics Express,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等SCI收录的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4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8篇,并在ECOC、OFC等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会议论文13篇。2011年荣获第七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未标题-3国防科技大学 马浩统同学事迹简介
    马浩统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光束整形方面的研究。在对传统光束整形技术进行有效改进的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基于优化式自适应光学的光束全场整形,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荣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CASC一等奖学金和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冲刺计划资助等。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7篇(其中SCI收录11篇,EI收录17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相关研究成果被Optics Letters(1篇)、Optics Express(4篇)和Applied Physics B(1篇)等光学类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
 
 

华东师范大学刘佳同学事迹简介
    刘佳同学,博士研究生,在超短脉冲原子分子电离与解离动力学、超短脉冲诊断及测量、飞秒光丝相互作用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受国内外同行关注的创新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篇,受邀编写书籍章节两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
 
 
 
 
 
 
未标题-2华南师范大学 罗智超同学事迹简介
    罗智超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光纤激光技术及光通信单元器件的研究,取得了科研成果,在SCI/EI收录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身份先后在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IEEE Photonics Journal、Optics Express、Electronics Letters、Applied Physics B等光学、物理类SCI收录权威期刊发表或录用论文20篇。


 

 
 
冷晗阳10
南京大学 冷晗阳同学事迹简介
    冷晗阳同学,博士研究生,开展量子光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利用光学超晶格制备及操控特殊纠缠光子态方面取得了创新成果,特别是利用人工设计的光学超晶格(非线性光子晶体)首次实现了对纠缠光子空间操控的功能集成。以第一作者及合作者身份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hysical Review A等重要刊物上已发表学术论文8篇。
 
 
 

 
 
汪喜林南开大学 汪喜林同学事迹简介
    汪喜林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光场调控与矢量光场方面的研究,开展了较系统的工作。授权发明专利1项,共发表SCI论文7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5篇(Phys. Rev. Lett., Opt. Lett., Opt. Express, Phys. Rev. A, Opt. Commun.各1篇)。
 
 
 
 
 
 
王道档-单寸照-1浙江大学  王道档同学事迹简介
    王道档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精密光学检测方向的研究,并在高精度点衍射球面干涉检测技术及其应用方面取得了具有重要的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9篇,其中SCI收录4篇,EI收录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无标题
上海交通大学 林佳同学事迹简介
    林佳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光子学应用方面的研究,先后在二氧化钛纳米管材料的制备、基于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光子晶体的制备,以及二氧化钛纳米管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Electrochem. Commun.,Small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6篇。


 

 
 
 
复件 DSCF080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邹长铃同学事迹简介
    邹长铃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回音壁模式光学微腔和集成量子光学芯片的元件设计,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并获2010年首届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至今在国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担任Phys. Rev. lett, Phys. Rev. A 等杂志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