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王大珩光学奖》获奖人简介

发布时间:2017-01-12 阅读次数:21538

    中国光学学会王大珩光学奖基金理事会于2016年11月20在福州召开2016年王大珩光学奖评审会,对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申请进行评审,最终评选出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获得者2名,对21所高校初评产生的高校学生光学奖候选人进行终评,评选出高校学生光学奖获得者21名。获奖人的事迹简介如下:

1. 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获奖人简介(2名)

浙江大学  胡慧珠教授事迹简介
    胡慧珠教授长期从事光学惯性与传感技术研究,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项目,在尖端光纤传感器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多项国家重大试验和重点装备作出贡献,发表论文1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撰写技术报告3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部级科技进步奖及其他各类国家及省部级表彰。
   
    他与团队采用创新的去偏方案进行光纤传感器研究,经过十余年的攻关,全面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研制出系列化产品并成功应用和批量装备,“总体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该传感器的产业化,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他创新发展了跨干涉条纹闭环理论与技术,在保持测量精度的同时将传感器测量范围扩展了30倍以上,为国际最高水平。基于该技术研制的大动态光纤控制组合在多次外场试验中获得成功应用。
    在工程技术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他继续开拓创新,将量子光学前沿与国家重大工程需求结合,提出利用光的量子特性实现精密传感测量的新概念和新方法,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孙方稳教授事迹简介
    孙方稳教授多年来一直围绕量子光学和微纳光学在量子信息技术中的应用开展系列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已在Nature Photonic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以主要作者发表文章60余篇,在量子光学基本理论,量子测量和量子超分辨成像等研究方面完成了一系列创新性工作。
   
    孙方稳教授给出光子不可区分性的定义,讨论了光子不可区分性与光子干涉,光子纠缠之间的关系,并成功地把多光子干涉应用到量子测量和量子信息科学中。首次提出并实验验证了光子的受激辐射与光子干涉的等价性,其物理本质都来自于光子的不可区分性,并在实验上直接观测到了光子受激辐射引起的光子聚束现象。实验上演示了可以推广到任意多光子态的高精度量子相位测量,其精度突破了散粒噪声极限,逼近海森堡极限。
    他首次提出并实现了量子统计测量超分辨成像术,实现纳米级空间分辨率的成像和分辨。该成像技术不受经典光学衍射极限的限制,并作为新型量子超分辨成像技术的代表,被相关超分辨成像的综述文章引用并重点介绍。系统研究金刚石氮-空位色心系统,提出并优化了电荷态耗尽纳米成像术,实现了分辨率达到4.1纳米的成像和量子态操控。该技术比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S.W. Hell教授发明的受激发射耗尽成像术达到相同分辨率时所需激光功率小3个量级,并在量子传感及生物成像方面得到广泛关注。

2. 高校学生光学奖获奖人简介(21名)

北京大学  柴真同学事迹简介
    柴真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超快响应低能耗微纳集成光子器件领域的研究工作。首次提出复合增强非线性来实现波段超快大三阶非线性多组分纳米复合材料新方法,克服了全光开关研究的材料瓶颈限制,实现多个芯片上面内泵浦超快低功率微纳全光开关器件原型,将微纳全光开关阈值光功率降低4-6个量级,同时保持皮秒量级超快开关响应(相关工作被选为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期刊同期的封面文章,并被WILEY-VCH出版集团科技网站Materials Views China评述)。相关文章以第一作者在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ACS Photonics等杂志上发表8篇,两项工作被选为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封面文章,并以第一作者完成关于全光开关的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受邀综述一篇,合作发表文章2篇。

北京工业大学  刘飞飞同学事迹简介
    刘飞飞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等离激元纳米结构与器件的制备、表征及光物理学的研究,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在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Scientific Reports、Optics Express以及Optics Materials Express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篇,中文综述论文1篇,以学生第二作者(导师第一作者)在Materials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曾荣获2016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博士创新奖学金、研究生科技创新特等奖等奖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刘超同学事迹简介
    刘超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惯性导航及磁悬浮惯性执行机构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的科研成果,提出了能量函数时间序列稳定性证明方法、系统不匹配干扰抑制方法、磁悬浮转子系统高精度在线动平衡和自动平衡控制方法等。以第一作者在IEEE工业电子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北京理工大学  付时尧同学事迹简介
    付时尧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型涡旋光场的生成、探测、自适应校正及应用技术研究。在结合GS迭代算法的无波前探测的畸变涡旋光束自适应校正技术、矢量涡旋光束偏振合成技术、多模复用轨道角动量态的探测等方面取得突出的科研成果。以第一作者身份在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Scientific Reports等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收录的高水平学术论文1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已授权1项)。现在担任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等期刊审稿人。获得2016年国家奖学金、徐特立奖学金、周立伟奖学金,北京理工大学优秀博士论文育苗基金。

长春理工大学  高娴同学事迹简介
    高娴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半导体材料发光性质与外延生长方面的研究工作。重点研究III-V族材料GaSb、GaAs及其合金材料光学特性,有志于进行材料光学性质及发光器件研制工作。先后参与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二项省级项目的研究工作,负责材料制备、光谱测试及分析等工作。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9篇,其中在Scientific Reports、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Letters等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4篇;EI收录论文5篇。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2项。2015年荣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复旦大学  卢启景同学事迹简介
    卢启景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光学回音壁模式微腔激光器与生物传感器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的科研成果,在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1篇。获得2016年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马鹏飞同学事迹简介
    马鹏飞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功率光纤激光及光束合成方面的研究。作为负责人承担完成湖南省研究生重点科研创新项目一项,国防科技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重点科研创新项目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4项。目前,以第一作者在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等学术刊物发表SCI学术论文22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曾获国防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光华奖学金、周明鸂奖学金。 2015年被评为国防科技大学“学术创新之星”,2016年获学生阶段科技创新领域最高荣誉—第十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哈尔滨工业大学  赵文宇同学事迹简介
    赵文宇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光学Fano共振和超表面机理及应用方面的研究。所提出的二元周期纳米粒子阵列结构广泛应用于折射率传感器、光学滤波器以及光学调制器。以第一作者身份在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Applied Physics Letters,Scientific Report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篇。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度科技创新一等奖,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第九届博士论坛金奖,2015年度国家奖学金。

华东师范大学  邓书金同学事迹简介
    邓书金,华东师范大学2013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超冷量子原子气体精密操控的相关工作,并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果,其观测到的标度不变性气体的Efimovian展开的研究工作在量子多体物理及潜在的量子调控方面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发表在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上。


华南师范大学  陈重江同学事迹简介
    陈重江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光声成像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在Optics Letters,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授权4项。获得了2012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华中科技大学  梅安意同学事迹简介
    梅安意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介观太阳能电池方面的研究。其关于高效稳定低成本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工作发表于《科学》杂志,该论文被评为ESI高被引论文与热点论文以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学术论文”,相关技术已申请国际专利。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南京大学  陈锦辉同学事迹简介
    陈锦辉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微光纤波导与二维材料复合,实现新型的、多功能的光纤光电子器件的研究,并取得突出的科研成果。相关工作以第一作者或者共同一作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Optica、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篇。研究成果两次在光学国际会议 (Frontiers in Optics)上以Post-Deadline Paper展示,并获得美国光学学会和Robert S. Hilbert基金的学生旅行资助奖,201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南京理工大学  孙佳嵩同学事迹简介
    孙佳嵩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超分辨率显微以及定量相位计算成像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的科研成果,所提出的信息冗余度系统优化方法在计算成像领域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在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等国际光学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篇(包括SCI五篇,EI五篇),其中一篇被选为Optics Letters封面文章。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获得2016年国家奖学金。

南开大学  陈赛同学事迹简介
    陈赛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太赫兹微纳光子学功能器件的研究,总结归纳了多种新型纳米光电功能材料在太赫兹波段的电磁特性,研制了多款太赫兹隔离器、传感器和调制器,取得了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已在Nanoscale、Optics Express等国际主流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6篇。 谷歌学术他引110余次。荣获2015年和2016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5年南开大学“周恩来奖学金”(南开大学最高学生奖励)、2015年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立项资助计划”基金等重要奖励。

清华大学 王宇同学事迹简介
    王宇同学,博士研究生,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访问学生,主要从事光学轨道角动量和硅基光子学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的科研成果。在学术刊物Scientific Reports和Optics Letters上发表论文4篇,获得2016年清华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



山西大学  邓晓玮同学事迹简介
    邓晓玮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方面的实验研究。实验实现了连续变量量子逻辑门序列,研究了光场量子态在噪声环境下的量子退相干及其量子特性的恢复,实现了量子谐振子随时间演化的量子模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Scientific Reports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第一作者2篇,第二作者3篇。此外,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参加了第十七届全国量子光学会议,并获口头报告二等奖。

上海交通大学  何沛伦同学事迹简介
    何沛伦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超快激光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并取得突出的科研成果,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阿秒激光载波相位的方案,对双色场中氢分子的解离电离动力学等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ical Review A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篇。获得2016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天津大学  杜阳同学事迹简介
    杜阳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基于光频域反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的科研成果。在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 IEEE Photonics Journal,Applied Physics Express等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篇,EI论文一篇。多次参加Photonics West,Photonics Asia等国际会议,并作报告。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3项,实用新型1项。参与撰写光纤传感相关专著两项。获得2015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浙江大学  朱剑飞同学事迹简介
    朱剑飞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磁性隐身结构和太赫兹波段超材料器件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的成果,研制的磁性隐身结构可实现三维空间内从静场到250kHz波段内的磁性隐身。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8篇,授权发明专利一项。获2016年博士生国家奖学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沈镇同学事迹简介
    沈镇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回音壁模式微腔与腔光机械方面的研究,在国际上首次验证了光机械相互作用诱导非互易原理,用以实现集成光子隔离器。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 Nature Photonics 一篇,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发表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一篇,共发表SCI收录论文7篇。并先后荣获“求是研究生奖”,“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研究部一等奖”,“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重庆大学  张晓蕾同学事迹简介
    张晓蕾同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拉曼增强研究,提出了碳纳米管/金属纳米粒子复合结构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可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水质污染、土壤污染、毒品、爆炸物等痕量分子检测领域(增强因子>1010,均匀性RSD<20%,检测极限可达10-14 mol/L)。在Carbon,Optics Express,Analyst,Applied Optics(期刊封面文章)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得2015年和2016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